“氫”觀察|工信部:推動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等標準規范研制,完善氫能裝備相關標準
時間:2025-07-01 17:33
來源:HEIE組委會
點擊:
次
在全球能源革命與“雙碳”目標驅動下,氫能以其清潔、高效、可存儲的特性,被視為工業脫碳的“終極解決方案”。
6月26日,工信部重磅發布《關于深入推進工業和信息化綠色低碳標準化工作的實施方案》。此次《方案》明確將氫能納入綠色低碳產業培育與新能源產業鏈標準化的核心領域,標志著我國氫能產業從技術突破向規模化應用邁出關鍵一步。
以下為《方案》值得關注的四大要點:
1. 清潔低碳氫應用全鏈條覆蓋
⑴標準研制:推動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工業副產氫提純、氫冶金(鋼鐵行業低碳轉型核心路徑)、清潔氫合成氨/甲醇/航空煤油等標準制定,構建“制-儲-運-用”全鏈條技術規范。
⑵影響:破解氫能成本高、應用場景單一難題,為綠氫替代灰氫、氫能交通(航空、航運)提供標準化支撐。
2. 氫能裝備技術標準化提速
⑴重點領域:完善水電解制氫設備、氫燃料電池系統、氫動力軌道交通裝備等標準,覆蓋功率密度、耐久性、安全性等關鍵指標。
⑵意義:加速國產化替代,推動氫能裝備從“示范應用”向“商業化落地”跨越。
3. 工業領域氫能應用場景突破
⑴政策點:明確支持氫能在鋼鐵冶金(氫基直接還原鐵)、化工合成(綠氨、綠甲醇)、能源電力(氫儲能調峰)等領域的規?;瘧?。
⑵機遇:工業領域碳排放占比超68%,氫能替代將成為減碳主力軍,催生千億級市場空間。
4. 氫能基礎設施與安全標準升級
⑴方向:制定氫能儲運、加注、安全監測等基礎設施標準,強化氫泄漏檢測、防爆防護等安全規范。
⑵價值:破解“儲運難”“用氫貴”瓶頸,為氫能重卡、氫能港口等場景普及奠定基礎。
隨著《方案》落地,氫能產業將從“區域試點”邁向“全國一張網”新階段。預計到2030年,我國氫能產業鏈產值將突破萬億元,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對于企業而言,緊跟政策導向、提前布局標準化賽道,將是搶占氫能黃金賽道的關鍵。
關于HEIE振威國際氫能展
·展會全稱:北京國際氫能技術裝備展覽會
·展會時間:2026年3月26日-28日
·展會地點: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館)
·主辦單位:
中國能源研究會 振威國際會展集團 北京振威展覽有限公司
·支持單位:
中國能源研究會氫能專委會 內蒙古氫能產業協會 湖南省氫能產業技術創新聯合體
·參展范圍
氫氣儲運及相關設備; 制氫設備技術與氫氣供應;氫燃料汽車;燃料電池系統及成果應用;燃料電池及關鍵部件和供應技術;加氫站成套設備;氫液化工廠;低溫液體泵動力設備類;氣體測量與分析儀表類;車載供氫系統;氫能專利及成果轉讓; 應急防護及勞保用品;氫能示范區、學研機構;消防報警設備工業安防系統。
·聯絡我們
參展咨詢:吳經理 010-5617 6990
參觀咨詢:鄭經理 010-5091 7033
媒體合作:吳經理 010-5617 6990
聲明:
· 本文章未經授權不得擅自使用,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和保持信息完整性。
· 本文內有的信息、圖片或素材,如無意中侵犯某方的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 本文章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